鄭家垣村屬黃土高原殘垣丘陵溝壑區,全村面積2.45萬畝,耕地面積2913.6畝,林地1.2萬畝。為加快村民脫貧致富的步伐,通過進村入戶深入調查研究,充分結合當地實際和發展情況,按照幫扶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制定出了對永和縣打石腰鄉鄭家垣村定點扶貧的幫扶發展工作計劃。一是不斷完善村級活動場所設施,整合資源,為群眾打造集技術培訓、信息咨詢、健身、娛樂休閑平臺。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村上干部群眾認真學習,扎實開展政策法紀教育,使全村形成講文明、講科學、守紀律、比致富的良好風尚。還定期組織黨員群眾學習座談,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把扶貧工作結合起來,組織大家討論,集思廣益,積極開展幫扶脫貧,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二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搞好產業工程建設。投資3萬元改造拓寬張家垣、打石腰兩村5.8公里田間路、機耕道,方便農民運輸作業。投資2萬元封閉鄭家垣、張家垣兩村露天飲水池,為450口人飲水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證。新建紅棗基地100畝,科學管護20000株;核桃基地500畝,高接換優20000株。增強產業效益,提升農業附加值。新建烤房8間,擴大烤房建設。爭取補貼農民急需的農機具資金5萬元。三是積極引導培訓農民,調整產業結構。該村種植以綠豆、谷子等小雜糧為主。他們積極引導、扶持農民學科學、用科學,掌握基本的農業生產科技知識和方法,推動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充分利用日照長、溫差大的立地條件,采取科技培訓、科學引導、項目扶持等措施,在劉家腰、鄭家垣兩村新發展精品小雜糧基地200畝。目前,全村紅棗、核桃、小雜糧等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去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800元。
為進一步做好扶貧工作,切實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為群眾致富排憂解難,他們依靠群眾,廣泛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抓好資金管理工作,使各項資金及時落實到位并專款專用,保證扶貧任務如期完成。鄭家垣村的扶貧工作開展有序,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全村經濟穩步發展。(記者 劉靜)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