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館前阿育王柱上刻著《佛國記》。
紀念館內法顯銅像。
常富順主席(右一)參觀紀念館。
市佛教協會會長釋常修在落成典禮上。
紀念館落成典禮現場。
專家學者們參觀紀念館。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研究員黃心川在研討會上。
山西代縣白人巖寺住持釋廓妙法師在研討會上宣讀論文。
我市著名作家、堯都區作協副主席喬忠延在研討會上發言。
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海道文) 1500多年前,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法顯和尚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時15年,歷經30國,寫出不朽之作《佛國記》;70多年前,曾用13天時間手抄《法顯傳》的魯迅先生在其《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將法顯大師比作“中國的脊梁。”;今天,2009年10月17日,在法顯大師的故鄉臨汾,法顯紀念館落成典禮隆重舉行,繼續弘揚著法顯西行求法中所表現出來的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愛國主義精神。
法顯紀念館2007年10月奠基,歷時兩年,臨汾市佛教協會組織策劃,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完工。紀念館占地490平方米,建筑面積168平方米,總投資200萬元。主題展示內容包括:法顯紀念銅像、取經線路沙盤圖、法顯求法漆雕連環畫、法顯著作以及一些相關資料的圖片展,還有國內外各個時期、各種版本的《佛國記》,中外專家研究法顯的著作、論文,雜志、報刊等媒體報道文章等等。法顯紀念館落成,對大師出生地加大研究力度,提升文化底蘊,弘揚法顯愛國主義精神和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頑強精神具有深遠意義。
山西省宗教局副局長衛望軍、臨汾市政協主席常富順、市委常委統戰部長丁文祿、市人大副主任梁天運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長楊曾文,中國社科院亞太所研究員黃心川等來自北京、上海、陜西、廈門、武漢、浙江、吉林、安徽等省市的國內著名宗教文化研究專家及佛教界高僧共40余人參加了紀念館落成典禮。
紀念館落成典禮后,由臨汾市佛教協會主辦,臨汾市民族宗教局協辦,組織國內專家學者們舉行了法顯學術研討會。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全省工會工作現場觀摩團在我市觀摩
下一篇: 我市汾河城區段生態治理工程今日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