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走進晉中市太谷區北洸村,一片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撲面而來,恍如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卷。
“自然美景、人文資源和歷史文化是我們村的‘三寶’,來這兒旅游算是找對地方了。”在村口迎接的村委委員袁永剛談起自家的村子贊不絕口。
北洸村位于太谷區西南5公里處,南臨鳳凰山,北傍108國道、南同蒲鐵路。全村占地1萬畝,是一個以種植業和林果業為主的傳統農業村。
穿行在北洸村中,林蔭小道旁田面如鏡,農舍錯落有致點綴其間,頗有一種“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感覺。
在北洸村最出名的要數晉商曹家留下的建筑三多堂。“早就聽說‘稀世國寶在故宮,民間珍品三多堂’,現在站在三多堂的庭院里,仰望著這數十米高的樓房,數米寬的屋墻,曹家當年睥睨天下的豪情壯志,不經意間就從這些冰冷的一磚一瓦中滲透出來了,晉商文化的精髓大抵就在于此吧。”正在宅院里參觀的河北游客李鵬程不禁發出由衷的感嘆。
“北洸村集晉商文化、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為一體,歷史文化積淀十分厚重。2003年獲評首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稱號。眼下,隨著山西農谷的建設,北洸已成為現代農業的集中地。”袁永剛邊說邊帶領記者走進位于村東的巨鑫現代農業示范園,園區利用日光溫室開展草莓、櫻桃、葡萄、甜瓜和黃瓜采摘活動,年接待游客數量達5萬人次,旅游收入380萬元。“孩子在這里玩得很開心,不僅豐富了童年生活,也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我會把這里介紹給更多的親朋好友。”正在生態采摘的游客李麗群高興極了。
來到北洸村,品嘗太谷餅是必不可少的。這種伴隨晉商萬里跋涉發展而來的特色面食,其口感具備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在北洸村口,當地太谷餅企業還特設了一個體驗中心,游客可以在此了解晉商歷史、飲食特色、太谷餅制作工藝,還可以在師傅指導下,親手制作地道的太谷餅帶回家饋贈親友。
“我們先去了晉商大院三多堂,明天準備帶孩子看看現代農業園還有中醫藥博物館。”正在體驗太谷餅制作流程的運城游客張鋒一家三口興致勃勃地介紹他們的行程。
悠久的歷史為北洸鋪就美麗底色,新興的鄉村旅游為北洸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這個太行山下典型的晉商文化古老村莊,正在煥發生機,喜迎四方賓客。
本報記者張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