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看日本
馮彥山
2017年11月23日出發,12月2日歸來,我等一行5人,在日本旅游一周時間。7天足跡達于和歌山縣、奈良市、京都、山梨縣、神奈川縣、東京數地。游覽項目計有風光勝境、文藝演出、民俗風情……從中可以看出,我們此次出游稱得上是“文化之旅”,與“觀光購物”不可等而視之。
之所以會有如此安排與行程,蓋因對此次游歷所達成之共識:一為觀賞奇異風光;二為了解獨特文化;三為體味風土世情;四為比較人我短長。
對日本之直觀印象有如下四點:
其一,舉國環境優美。無論鄉村、城市,目之所及,或植被豐茂,或花草迷人;加之環保意識強烈、措施到位,無霧霾臟亂。故可以“景色賞心悅目,空氣沁人心脾”形容之。當然,此種狀況與日本之海洋性氣候有關。但人的主觀因素應是根本原因,否則無法解釋,同為海洋性氣候的一些地方,而環境衛生卻不盡如人意的現象。
其二,國民素質較高。待人熱情周到,彬彬有禮;規則意識極強,絕不擅越雷池一步。幾日內,未見有亂穿馬路者、亂插隊擁擠者、汽車鳴笛者、亂扔雜物者、隨處吸煙者、隨地吐痰者、用餐不光盤者、大聲喧嘩者、衣冠不整者。也許正因為如此,公共場所絕少看見管理、保安人員。處于如此境地,除過缺少自尊之人,你也會產生一種自覺自律,不好意思逆流而動。
其三,服務以人為本。日本科技發達,許多產品世界馳名。但讓科技給生活帶來便利,應是其一大特色。比如,飯店點菜是互聯網;電梯上有專為殘障人士設置的特別按鈕;有為盲人設計的橫穿馬路的自助設施;隨處可見自動售貨柜,其中飲品冷熱兼備;最讓人稱道的還是那款有名的恒溫自洗馬桶蓋。從設計者、制造者一方看,體現了十足的人性化。
以上粗淺見解并非“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乃實事求是之實話??吹靡姴罹?,方有可能進步。當然,我們也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自豪之一,我泱泱中華,地大物博,不似日本小小島國,一日即可縱覽南北,且資源匱乏;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我國科技長足進步,我國防實力雄厚,軍事技術令世人刮目相看……假以時日,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定然實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當不言而喻。總體而言,我國之發展潛力和前景,優于日本。
自豪之二,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對許多國家,尤其是日本的影響長久而深廣。影響之大者首推文字。日本文字基本上來源于我國,有的是直接使用楷體漢字,有的是由草書漢字變為平假名,有的則將楷書漢字偏旁變為片假名。漢字及假名混合成為使用之常態,我們雖不知其讀音如何,但尚可猜其意思之大概。
影響所及之三,乃其宗教及各類文化。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是唐朝鑒真和尚主持修建的唐代風格的律宗道場;和歌山縣高野山金剛峰寺的創始人空海和尚也是遣唐使,在中國師事七祖惠果研習密宗,東歸后開壇弘法,而在近處的奧之院則是其入定之所;我們首站食宿之遍照光院的一代住持竟是抗戰時期求法于五臺山的名僧。再如茶道,一招一式,盡見唐風,解說也承認自中國傳入,可惜在中國失傳了也。置身異域,卻時時感受到濃濃的漢文化氣氛,焉能不驕!
平生首次走出國門,就是想去看看那個國家到底是個什么樣子。身臨其境,看到人家確實有許多好處、長處。但是有羨慕卻不迷戀。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