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鄧文斌)新農合制度關系全縣40余萬農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2014年,襄汾縣從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完善運行機制,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全縣共有406789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41%。2014年1—12月份共補償1195961人次,基金總支出15633.8455萬元,給越來越多的農民帶來實惠。
2014年,在全市統一方案的基礎上,襄汾縣優化調整補償方案,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將住院補償封頂線穩定在15萬元,普通門診統籌提高到80元;慢性病由30種增加到35種;在原有的兒童先心病、白血病等病種的基礎上,擴大重大疾病醫療保障范圍,病種由去年的20種擴大到24種,進一步提高了參合農民受益水平。
為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健康發展,該縣進一步健全資格審查、財務管理、轉診審批、補償程序等各項規章制度,與市縣59家定點醫療機構簽訂了直補協議,率先在全市推行新農合病人“先住院、后付費”診療模式,開通了一條讓患者第一時間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最大限度減輕農民經濟負擔、切實幫助群眾解決診療困難的綠色通道。同時,嚴格加強監管,采取隨機抽查、入戶調查、電話回訪等方式,強化對定點醫療機構督促檢查和外傷核實力度,實行部門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合醫中心每月將住院補償情況在中心公示欄公示,并要求各鄉鎮合醫辦、衛生院、村衛生所也在村務公開欄等指定位置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切實維護參合患者的權益,確保新農合的基金安全。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襄汾尋求中藥材產業發展新模式
下一篇: 奇跡在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