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年來,鄉寧縣以落實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抓手,以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發展為突破口,抓黨建,搞宣傳,強服務,提素質,解難題,“六招”走活中小微企業一盤棋,實現經濟新常態下民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第一招:實施產業引領,推進集群發展。針對“一煤獨大”的經濟結構,鄉寧縣積極鼓勵煤焦企業調整發展戰略,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山西永昌源集團加快拓展經營領域,進軍非煤產業,建起了具有黃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戎子酒莊。同樣身為焦化企業的隆水集團投資注冊了山西琪爾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致力于翅果油樹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承擔著我省片區扶貧開發項目“鄉寧片區”的建設工作。兩家企業銷售收入突破4億元,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并可帶動周邊4180余戶農戶致富。積極引導村民轉變觀念,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企業走“抱團取暖”之路。如今,該縣各類合作社近200家,入社農戶1500余戶,成為立足“三農”,面向大眾的中堅力量。
第二招:推動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發展。該縣重點圍繞“七大產業”發展,鼓勵民營企業向一、三產業拓展,引導有技能、資金和管理經驗的個人、私營企業創辦果品儲藏、加工營銷等經營性實體;引導民間資本以獨資、參股等形式興辦公益事業;引導重點企業加大投入,延伸產業鏈條,不斷增強帶動效應。重點關注、引導、鼓勵、扶持的琪爾康公司軟膠囊項目已完成投資3.85億元,建成翅果油樹基地5.2萬畝,年產值突破了3億元,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小巨人”;戎子酒莊葡萄種植開發項目完成投資3億多元,建成葡萄基地5600余畝,已步入“小升規”行列;云丘山景區開發項目已完成投資8.23億元,現正積極打造5A級風景區,建設項目列為省級轉型綜改重大項目。另外,該縣涌現出一批以通洋紫淘、清泉莊建材為代表的建材企業;以白薔薇、金堯園為代表的食品加工企業;以趙垛生豬養殖、快樂波爾山羊為代表的養殖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崛起為該縣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第三招:破解融資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過程中,該縣出臺了重點中小微企業“惠商貸”工作辦法。2015年,縣委、縣政府又把這一政策列入全縣10件惠民實事之一。2015年,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共接到中小微企業辦理“惠商貸”申請129家,發放貸款3270萬元。“惠商貸”工作的開展,有效解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第四招:鼓勵技術創新,推進品牌建設。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重點圍繞“技術引領、打造品牌”的發展思路,制定了“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規劃,鼓勵企業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研發新產品,提升產品知名度,大力發展科技型、創新型民營企業。截至目前,全縣共有科技型民營企業8家,獨立知識產權企業1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省著名商標4個。翅果油作為化妝品原料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這是近5年來在全國范圍內獲批的第4家。戎子酒莊和琪爾康公司成立后十分重視技術研發工作。兩家企業的技術中心均通過省級認定,將極大地推動相關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第五招:加強人才培訓,提高企業素質。近年來,針對中小微企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的實際,他們采取“請進來、送出去、帶著學”的方式,堅持不懈地開展人才培訓“春雨”計劃。2015年以來,已先后6次組織企業家、中層管理人員參加培訓。組織專業人員前往晉城、運城三縣兩市參觀學習培訓中小微企業平臺建設先進經驗。舉辦全縣小微企業服務站工作人員素質提升培訓班等等。通過學習培訓,使服務者和企業認清了當前面臨的狀況,掌握了新常態下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
第六招:拓寬服務渠道,提升服務質量。一是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并采用電視、標語、簡報、現場咨詢等方式大力宣傳國家、省、市、縣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二是通過開展“三送”活動,積極向企業宣傳政策。2015年共計深入100余家企業開展了“一對一”幫扶活動,企業反映良好。三是充分發揮“鄉寧中小企業服務網”和縣級綜合服務平臺的宣傳作用。投資注冊的“鄉寧中小企業服務網”開通已滿兩年,網站已發布和轉載國家有關政策及企業信息千余條,為助推企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四是引導企業搭建“省中小企業網絡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信息。在省平臺網注冊企業215家,注冊服務機構13家,注冊專家13人。五是全面打造小微企業服務站,縮短服務距離。截至目前,該縣已建立起7個小微企業服務站。六是把宣傳典型企業作為服務的一個著力點來抓。采編的“鄉寧縣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煤鄉掀起獺兔養殖致富潮”“戎子酒莊謀轉型跨越發展走振興之路”等50余條信息先后被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山西新聞網、臨汾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登和轉載。 (曹東平)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