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層衛生人員大部分是學歷低或無學歷、職稱低或無職稱者,加之有些還得不到系統的崗前培訓和其他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業務素質普遍偏低,不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老百姓越來越不信任基層醫生,大量的常見病、多發病患者涌向城市醫院,加重了農村患者直接和間接的醫療費用,加速了“因貧致病、因病返貧”的惡性循環,同時也造成了鄉鎮衛生機構業務的進一步萎縮;再加上醫療風險、養老保障等困擾,鄉村醫生斷層在所難免,三級醫療網底破后難以修復也在所難免。
建議:一是政府出資培訓基層醫生??梢钥h為單位,每年選抽一部分村級醫生到縣醫院或縣級以上醫院免費進修學習10個月,政府給予每位受訓者一定的補貼,讓他們安心學習而沒有后顧之憂;每年每個鄉鎮衛生院抽選1-2名醫生到縣醫院或縣級以上醫院免費進修學習。二是拓展培訓渠道。提高鄉鎮醫生的基本醫療技能,培訓是最有效快捷的途徑,政府應高度重視,建議通過立法形式多方拓展培訓渠道。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形式的培訓方式,但培訓須扎實長效,不流于形式。三是建立人才流動機制。建立高素質醫療衛生人才向農村流動的長效機制,縮小城鄉醫療衛生人員的待遇差距,建議組織城市醫院中青年高級技術人才到鄉鎮醫院掛職指導,以提高基礎醫院的醫療水平。四是建議在各醫學院校開設專門培訓基層全科醫生的專業,費用采取政府劃撥一部分、醫院減免一部分、個人繳納一部分的形式。通過簽訂入學協議,提供各種優惠條件吸引有志于鄉村醫療事業的學生就讀,為基層醫院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作者系洪洞縣政協委員、縣中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
作者:劉康宏 楊可心
責任編輯:鞏鵬
上一篇: 縣域學生外流現象應引起重視
下一篇: 孩子厭學 家長憂心忡忡